- 當前位置:首頁
- 智庫推薦
-
查看詳情
吳志強:智慧城市熱潮下的冷靜思考
智慧城市熱潮下逐漸暴露了一些問題:新概念和新應用層出不窮,多數形式大于內容;具體行業行為脫離城市系統性考慮,造成“數字”孤島;智慧場景重復投資、資源浪費等等?,F階段有必要拋開紛繁蕪雜的概念,褪去精尖科技的光環,回歸城市核心、本質和內核,更深入地思考智慧城市的核心議題。
-
查看詳情
李曉江:公園城市建設的核心命題是什么?
成都未來不是要建一個“低水平的公園城市”,而是要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滿足美好生活需要,但同時資源環境消耗不再增加,碳排放不斷減少,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消耗“脫鉤”,“這才是最和諧宜居的公園城市的目標”。
-
查看詳情
仇保興:推進以城市碳中和為主體的五大良性變革
城市碳中和戰略的實施可分為工業、農村農業、建筑、交通、廢棄物處理(市政)五大模塊,實現碳中和的阻力主要來自于工業文明思路鎖定,需要多方面的創新,政府自上而下主導的減碳可與行業自下而上主導的減碳形成互補,城市的新發展動力來自于"碳中和 "戰略的實施。
-
查看詳情
尹稚:地方主政者要戒掉城市更新中的“潔癖”
城市應當是豐富多彩的,它的生存和生活空間應當是能適應城市里邊各種階層、不同人群的需求的。還是要留下更多的適應大家日常生活行為、生活方式的不同的空間范式,這樣城市才有活力,才有多樣性,整齊劃一的城市那是沒有生命力的。
-
查看詳情
尹稚:地方主政者要戒掉城市更新中的“潔癖”
支撐2000多萬人口的城市,地下還有民國時期埋的管線,甚至清朝挖的排水溝,它是不是符合當代的需求呢?可能已經不符合了,但是還對付用著。未來我們還面對很多基礎設施的升級、更新換代,這樣才能支撐這個城市有更好的更可靠的安全性。
-
查看詳情
沒有疫情,規劃師也該深刻反思的問題:容積率、“大城市病”、公共開敞空間
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公共衛生事件所造成的后果和影響都與城市的發展理念、營建模式、運行和治理方法有著直接的關系。反思城市發展與治理本身的既有問題是規劃師的責任。和同行們討論三個問題:居住用地開發與高層住宅、“大城市病”與城市治理、公共開敞空間的使用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