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消費扶貧典型案例
“新時代新征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之四



“新時代新征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之四:
一粒種子的故事:安徽交控集團消費幫扶典型案例
編者按:2022年以來,各部門、各地區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圍繞消費幫扶“幫銷、促產、疏浚、解困”四大領域,緊密結合實際,創新做好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產銷對接,促進脫貧地區產業結構優化,有效帶動脫貧群眾就業增收,較好地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現各部門、各地區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的好經驗好做法,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和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聯合推出“新時代新征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系列報道,供各部門、各地區互學互鑒。
近年來,安徽交控集團積極履行國企責任,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在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大力實施“田頭—貨架—餐桌”全鏈條消費幫扶舉措,打造高效、便捷、順暢的產品供應鏈,讓幫扶地區優質農副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2019年以來,累計投入定點幫扶資金1385萬元,幫助幫扶村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取得了顯著的幫扶成效。在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的省直單位定點幫扶工作考核中,集團公司2017—2021年連續5年考核成績獲得“好”等次,位列省屬企業第一名。2021年2月,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一、希望的種子在田間地頭萌芽
特色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集團公司堅持因地制宜,引導各幫扶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殖業。目前,累計投入產業幫扶資金700多萬元,扶持幫扶村發展特色產業項目16個,建立完善“合作總社+民營合作社(產業大戶)+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每年從春耕備耕開始,幫扶干部主動把握生產環節,將優質的種子、種禽、豬仔、牛犢等生產資料送到幫扶群眾手中,指導幫扶群眾科學種養,對農副產品實施訂單化生產,由集團公司各供應鏈負責統購包銷,消除幫扶群眾后顧之憂,助推幫扶村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在集團幫扶下,太湖縣栗樹村的高山茶葉、小黃牛肉、散養土雞、水蜜桃等主導產業已形成規模;潁上縣卜林村大力發展畜牧、水產養殖和蔬菜種植,水產養殖面積達1500畝;太湖馬廟村打響“樹堰河”品牌,茶葉種植已成為當地特色主導產業。
二、豐碩的果實沿高速走出大山
道路通,百業興。黨的十八大以來,集團公司相繼建成通車40個項目,新增通車里程1970公里,高速路網覆蓋全省93%的縣(區)主城區、83%的規劃5萬以上人口鄉鎮和69%的全國重點鎮,岳西白帽、潁上、臨泉老集等一批精準幫扶道口開通運營。2021年,全省實現“縣縣通高速”,今年全省將全面實現“縣城通高速”?!笆奈濉逼陂g,集團公司還將在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推進10條高速公路建設,總投資716.5億元。為解決偏遠地區優質農產品運輸難題,集團公司義務編制了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多個貧困縣的交通運輸規劃,在安慶、滁州等地開通城鄉公交,為農戶、合作社搭建農產品運輸上行通道,更好地幫助農產品走出農田,以運促銷,助農增收。一批高速公路建成并通車運營,極大改善幫扶地區的交通條件,實現省縣道干線網與高速路網的有機銜接,提高農產品產地“最初一公里”到進城的物流效率,同時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為沿線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便利,幫扶村的農產品也借助高速公路的“東風”實現順暢上行。
三、優質的農產品擺上了服務區貨架
目前,集團公司經營管理109對高速公路服務區,年營業額超過7億元,服務旅客達到4億人次。集團公司充分發揮服務區平臺優勢,依托旗下200家萬佳便利店連鎖銷售渠道,讓500多種安徽土特產擺上服務區貨架,年銷售額達到1000萬元。集團所屬驛達服務區公司與部分市縣幫扶、農業、旅游部門建立合作關系,降低幫扶項目產品進入服務區門檻,引進80多家特產專營店進駐服務區,打造了“惠驛佳”自主品牌,授予進駐產品特定標識。通過與地方知名特色企業、農業合作社開展深度合作,依托“直達農戶、直上高速、直供司乘”的方式,實現了貧困戶生產有收入、帶貧企業產品有銷路、出行群眾購物有優惠、服務區經營有效益的“四方共贏”。同時,按照“一區一特色”發展思路,在豐樂、福山、潁上、香鋪、白帽、岳西等服務區建成11個地方土特產展銷中心,不僅銷售地方土特產,還成為宣傳展示地方文化旅游特色的重要窗口。如巢湖服務區以“水天凝碧、巢湖在心”為設計理念,打造“微縮版”巢湖,將輕松寫意融入高速出行,山水園林式服務區徹底顛覆了對高速驛站的傳統印象,得到過往司乘人員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截至目前,巢湖服務區日接待旅客達1.5萬人次、營業收入達4600余萬元,銷售地方特產近1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20余個。
四、綠色的食品走進了服務區餐桌
自2015年起,集團公司所屬驛達公司餐廳始終堅持直接采購原輔材料,一方面服務區餐飲及時采購“土、鮮、活”的原料,提高了餐飲品質,另一方面解決了農戶銷售難、運輸難和中間差價的問題,幫助貧困農戶創收增收。如集團公司定點幫扶的太湖縣栗樹村、馬廟村和卜林村,長期定向供應周邊服務區蔬菜、肉蛋等鮮活農產品,基本實現了農產品銷售“零庫存”。在完成集團公司部署采購任務的同時,驛達公司還積極幫扶助銷服務區周邊群眾農產品,每年服務區采購各類農副產品穩定在100萬元。另外,驛達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結合自身經營需求開展愛心助農,積極對接當地受困企業,就近收購農副產品用作餐飲原輔材料,僅六安、安慶、淮阜片區累計采購大米、菜籽油、面粉、雞蛋等農副產品近20萬元,有效幫助消費幫扶企業減輕庫存壓力。
五、公益廣告擦亮了幫扶農產品品牌
集團公司著眼于發揮廣告助力幫扶的獨特作用,旗下傳媒公司依托高速公路廣告資源優勢,在全省境內調劑廣告牌,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提供廣告免費發布服務,精心實施廣告精準幫扶項目,形成特色農產品遴選、公益廣告設計、免費宣傳推介全流程服務,打通“叫好”到“叫賣”關節點,通過廣告高頻推介,促進幫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今年,為配合集團公司結對幫扶的方集鎮特色農產品推介,集團公司安排在阜新高速免費提供15座雙面高立柱廣告牌,多方位、多角度宣傳阜南方集鎮食品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免除設計制作及發布費用157萬元,進一步提升了方集特色食品品牌影響力。集團公司旗下高速地產集團,打造“高速紅色小屋”精準幫扶商業項目,聯合“三個農民”電商品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主打銷售貧困山區優質農產品,電商平臺于2021年4月9日正式上線運營,累計實現銷售額16萬余元。
六、全員消費幫扶讓群眾鼓起了錢袋子
集團公司充分挖掘職工消費幫扶潛力,在集采商城上設立鄉村振興定點幫扶欄目,借助集團公司工會公眾號進行特色農產品推介,定期開展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以清單化方式發布《關于常態化做好消費幫扶工作的通知》,重點針對集團公司三個定點幫扶村,以村集體合作社為主體,優先收購零散種養戶符合產品質量和規格標準的農產品,實現了農戶除自留自用以外農產品的兜底收購,2021年,集團公司三個定點幫扶村集體經濟收入累計達125萬元。2019年至今,集團公司積極通過印發倡議書、展銷對接等方式,組織總部和所屬單位定向直接采購幫扶村農產品總價值1378.9萬元,形成了“人人皆可為、人人皆愿為、人人皆能為”的消費幫扶良好氛圍,以實際行動幫助幫扶村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展現了國企擔當,貢獻了交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