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body id="50xrf"></tbody>

          1. <button id="50xrf"><object id="50xrf"></object></button>
            • 當前位置:首頁
            • 學習二十大精神

            穆虹: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

            來源:《瞭望》 發布時間:2023-01-09 點擊次數:260

            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王仁貴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部署中,將“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確立為2035年第一步走的目標任務。報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并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首次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圍繞著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解讀,就如何把握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地位、如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需要聚焦的重點任務等內容,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穆虹日前接受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的專訪。

              在穆虹看來,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科學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以釘釘子精神、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報告部署的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戰略任務付諸行動、見諸成效,緊密結合實際,發揮比較優勢,大力開拓創新,以農業現代化做實做牢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工作人員在肥東縣安徽現代霧耕農業科技示范園植物工廠里進行日常管理(2022 年4 月20 日攝) 周牧攝

                 【準確把握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地位】

                 《瞭望》: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如何認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地位?

              穆虹: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部署中,將“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確立為2035年第一步走的目標任務。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報告第四部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建設高標準農田、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等重點任務作出全面部署,并在報告第十一部分“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中,對“確保糧食安全”提出了明確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等五個特征,“實現高質量發展”等本質要求和“五個堅持”重大原則。正確把握這些要點,是我們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前提。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農業農村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新時代10年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充分肯定了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

              在充分肯定成績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農業依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依然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短板。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這既是對新時代農業農村形勢的清醒認識,也是明確宣示,要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當前,我國正處于不斷縮小城鄉差距、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歷史關口。只有通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才能補齊中國式現代化的短板弱項。如果說脫貧攻堅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舉措,那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則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舉措。

                 《瞭望》:怎樣更好把握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穆虹: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需把握三方面重點。

              一是把握好鄉村振興的基本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總體目標是“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具備現代生活條件”,提出“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產業是根本、人才是關鍵、文化是靈魂、生態是底色、組織是保障。其中,產業振興是推進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是延伸產業鏈,做大做強,持續增加群眾收入的重要途徑。

              二是把握好鄉村振興首要任務。鄉村振興不是要把鄉村變成城市,而是要把鄉村保障農產品供給和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等特有的功能振興起來。其中,首要的是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和糧食安全,這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必須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是把握好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能局限于農業農村本身,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這其中蘊藏著巨大潛力。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使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有機融合,共同形成新發展格局。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瞭望》: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如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穆虹: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是黨中央統籌發展和安全,應對世界新的動蕩變革期各種風險挑戰,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有了糧食安全,深化農村改革才有空間,才可能釋放更多農村要素參與流通,加快實現鄉村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需要從五個方面著力。

              持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大力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提高農業良種化、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和適度規?;?。

              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要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緊密結合資源稟賦條件,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加快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

              保護和調動種糧抓糧積極性。要完善政策體系,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堅持增產和節約并重。要深化糧食儲備購銷領域監管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構建統一高效、協調有力的糧食安全綜合保障調控體系。節糧減損也是增收。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加強資源節約工作的意見》,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糧食節約行動方案》,要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強化剛性約束,建立減少糧食浪費長效機制,推動糧食生產、存儲、運輸、加工、餐飲消費等全產業鏈節約減損取得實效。

              提升統籌利用國內外農業市場和資源的能力。在毫不放松國內生產的同時,積極主動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當前,國際局勢發生新變化,有利于我國與周邊國家開展農業合作。相關地區要發揮獨特區位優勢,在推動跨境糧食生產貿易上積極探索創新。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瞭望》:農業強國建設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

              穆虹: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是“農業強國”第一次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必將對全黨深刻認識新時代農業發展定位、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產生重大影響。

              農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在全球農業坐標系當中,我國一直是全球農業產出大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技術水平、單產水平、政府對農業投入水平不斷提高,已經具備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的基礎。但必須看到,我國農業“大而不強”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農業現代化水平還有較大差距,體現為農業基礎還不穩固、農業勞動生產率較低、種業等科技創新能力較弱、農業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糧食供求緊平衡格局尚未根本改變。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建設農業強國,重點是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實現“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強、農產品競爭力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強”。

                 《瞭望》: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應把握哪些重點任務?

              穆虹:一要持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加快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在水土資源條件適宜地區建設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區,提高穩產增產能力。推進耕地宜機化改造,解決耕地碎片化問題。

              二要強化科技支撐。以種子為例,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要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還要因地制宜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加快農機農藝、良種良法等科技突破,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和集成示范,健全農作物病蟲害等防治體系,全面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

              三要優化農業布局和產品結構。加快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提高農業效益和農產品競爭力。

              四要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積極穩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引導土地有序流轉。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五要進一步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實行差別化的更精準的補貼政策,向主產區和規模經營主體傾斜,提高補貼效率,強化財政與金融政策的組合,支持農業信貸、農業保險擴大覆蓋面。

            專訪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穆虹

                   刊于《瞭望》2023年第2期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辦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7015343號-3 |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9690號

            1. <tbody id="50xrf"></tbody>

                  1. <button id="50xrf"><object id="50xrf"></object></button>
                  2. 亚洲美女少妇直接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