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區域經濟
范恒山: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需把握的幾個重點



編者按:2021年12月11日,“2021年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年會暨新時代中國區域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著名經濟學家范恒山教授受邀出席會議并以視頻的方式作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需把握的幾個重點》的主旨發言?,F將發言全文刊發如后。
這些年來,基于對經濟規律的深入認識和實踐成果的科學總結,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工作不斷增強,成為各級黨委、政府最重要的事項之一,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一把手”工程。社會普遍認識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意義不僅在于縮小不合理的地區差距,而且在于有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進入新時代,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化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促進全面現代化建設進程的重要抓手和關鍵支撐。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起步時期,開好局十分關鍵?!笆奈濉币巹澗痛龠M區域協調發展做了具體部署。落實好這些部署,既要有正確的思路,也要有科學的路徑??偨Y以往成功的做法,緊扣當前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利用好國內外調整變化中體現的重大機遇與有利條件,“十四五”期間要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進而促進全面建設現代化平穩展開,應該把握好如下幾個重要方面:
(一)傾力支持“泥沼地區”走出困境、實現重振。過去一些年來地區分化逐步加劇,出現了一批經濟發展失速嚴重的地區,其中包括一些大中城市。這些地區成為了負擔沉重、后勁不足、處境困難且難以自拔的“泥沼地區”。其發展現狀與自已的過去和別的地區的今天形成鮮明的對照。而下一步的運行前景則受到內部“破窗效應”和社會“馬太效應”雙重影響。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新的地區塌陷,形成地區間的懸差,影響整體經濟發展。在這些地方處于進退維谷、不進則退的關口,需要國家鼎力相助、施以援手?!笆奈濉逼陂g,區域政策應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工作,把支持的重點主要放在這些“泥沼地區”。在精準梳理存在問題、務實制定重振規劃的基礎上,通過機制強化、人才支持、戰略傾斜、政策優惠等的一體聯動,促進這些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化和社會能量的迸發,幫助這些地區走出泥沼,實現振興跨越,同時遏制地區不合理分化,實現協同共進。
(二)強化推進共同富裕的機制與政策安排。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也到了“扎實推進共同富?!钡臍v史階段。要認識到,貧富分化必然導致社會撕裂、政治極化,任其下去,必然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安定;還要認識到,推進共同富裕,不僅是為了解決相對貧困人群加快脫貧致富的問題,也是為了保障已經富裕起來的人群安居樂業的問題。共同富裕不能殺富濟貧,但貧富分化必然導致殺富濟貧。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其關鍵是要解決好重點地區特別是農村、重點領域特別是勞動密集性產業領域、重點人群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問題,而核心是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在體制和機制創新方面,涉及到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保障所有社會成員同等發展機會和平等人生權利、優化收入分配結構等;在政策措施改善方面,涉及到對所有人群實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強化以工促農和以城帶鄉的力度、進一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和金融服務體系、強化社會救助和各種形式的對口支援等。
(三)高度重視省際交界地區合作聯動發展。據摸底,我國省際交界地區共有42片,其所涉及地域寬廣、發展潛力巨大,但開發嚴重不足,總體經濟水平不高。導致這種狀況的較為普遍的原因是:在省內,由于地處邊界或鞭長莫及而容易受到忽視;在省外,由于各自行政隸屬關系不同而常常陷入惡性競爭。這些交界地區是一片片“內卷”較重的地區,也是一片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如果能全面提升開發水平并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能成為推動國家現代化發展的重大能量。其出路在于,實現交界地區各行政板塊間的合作聯動,一旦實現合作聯動,則邊緣就變成了中心、冷區變成了熱地、封閉變為開放、競爭轉為互助,其有百利而無一害。晉陜豫黃河金三角三省四市,蒙晉冀邊界的烏大張三市等在合作聯動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嘗試,效果明顯?!笆奈濉逼陂g,應把促進省際交界地區合作聯動提升到突出重要位置,制定發展規劃與操作方案,強化典型示范帶動,促進這類地區以互利互惠、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展開多種形式的合作,協力推動各界地區高質量發展。
(四)推動城市群、都市圈增強對周邊相對欠發達地區的引領作用。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群、都市圈是以核心城市為引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聯動、特色化發展的有機結合體,這樣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因為內部分工合理和各自功能優化,既可以遏制或避免“城市病”的滋生蔓延,又能夠有效發揮相互支撐和梯度輻射效應。但現實中,我國大部分城市群和都市圈結構不甚合理、大中小城市與核心城市功能同構性高,故一方面是相互間競爭大于互補,另一方面是能量大的城市對其它城市與地區展現的虹吸效應大于輻射效應。但如果能夠有效發揮城市群和都市圈對周邊相對欠發達地區的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就會大大加快現代化建設的速度,顯著提升區域高質量發展水平?!笆奈濉逼陂g應在完善結構體系、優化功能分工的基礎上,推動城市群、都市圈增強示范帶動效應。核心城市要帶頭推進全域軟、硬基礎設施建設,以優化產業分工為重點主動優化自身與其它城鎮的分工,積極搭建輻射示范平臺,并切實運用真招實措強化對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對農村的幫扶,引領帶動全區域實現協調與快速發展。
(五)注重大區域協同聯動與小空間因情制宜的有機結合。一體聯動和分類指導,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兩種有效手段?!笆晃濉奔捌浜竺娴囊恍┠?,我們立足于發揮各個地方的比較優勢,依照適宜的空間尺度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重大規劃和政策文件,深化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細化實化區域政策。這種基于較小空間尺度實施的分類指導,帶來了中西部增長速度的顯著加快,區域差距整體縮小的卓越成就;十八大之后,區域戰略的著力點轉向形成沿海、沿江、沿線區域協同聯動的經濟軸帶。這種區域間的一體聯動,帶來了資源要素在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也帶來了市場機制在更廣闊空間的能動作用。針對著區域板塊分化加劇、部分地區發展趨緩甚至陷入泥沼困境的情況,“十四五”的區域戰略和政策在繼續重視推動跨區域跨流域一體聯動的同時,應高度重視基于空間較小的特殊地帶,出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務實舉措,以提高區域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一般的說,戰略覆蓋地域范圍越寬廣,務實操作的難度就越大,不僅會影響到責任主體的工作力度,也容易導致在推進中大而化之。而輔之以縮小區域空間單元的分類指導和因情制宜,就能有效克服這一缺陷,推動困難地區或特殊地帶擺脫困境,實現跨越發展。
(六)實現區域重大戰略間的有機銜接、一體協同。過去一些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涉及區域發展的重大戰略規劃與政策文件,它們所涉及到的重點地區不同,故發展定位與基本需求也有差別;對同一地區來說,還存在著不同時期發布的多個戰略指導的狀況,即通常所說的具有戰略疊加之利。在我國,區域戰略對促進區域發展具有特殊功能,其影響寬廣、作用巨大,如果相互隔離、各自為戰,就會導致各取所需、各行其是,從而因戰略差別形成戰略分割,又因戰略分割加劇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狀況。因此,對于不同地區來說,有一個不同戰略相互銜接協同的問題;而對于同一地區而言,則有一個多種戰略融合貫通的問題。這一點過去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十四五”時期,應該把推動戰略協同融合作為一個重要工作指向。要運用適宜的機制和載體,推動重大戰略思路、原則和要求的廣泛運用和共同遵守,同時使更多的地區享受多種戰略帶來的紅利,通過戰略協同遏制地區不合理差距的形成與擴大,促進區域發展持續實現高水平的協調。
(七)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區域發展的支撐作用。數字技術是正在蓬勃發展的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成果,是新的產業變革的有力支撐。數字技術不僅能融合形成新型經濟或產業形態,而且能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與治理方式??梢哉f,數字技術的功效是波及全方位的。對區域發展而言,數字技術能夠有效顛覆傳統的時空模式,化解既有地理環境約束,并超越現實發展基礎配置資源要素、開展投資經營活動,從而為破解“胡煥庸線”等一類區域困境,推動欠發達地區超常發展、實現鳳凰涅槃創造了條件?!笆奈濉逼陂g,應大力推動數字化發展,特別是支持促進欠發達地區打造高水平的數字基礎設施、推動數字技術的全方位滲透或融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數字技術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的能動作用。